欢迎您,

注册 登录
承办单位:长春市万众创业科技有限公司
在线对接
VLF/LF三维闪电探测网

技术类型:发明专利

行业分类:先进制造技术

技术成熟度:批量生产

交易方式:股权投资,技术转让,合作开发

交易价格:面议

项目介绍

项目简介:闪电是自然界中的强放电现象,对现代电子信息社会危害较大,各国都很重视闪电的监测与预警、防护工作。通过建立闪电监测网,实时探测闪电辐射的电磁波,大范围地监测闪电的发生、发展及移动趋势及消亡过程是目前闪电监测预警的主要方式。本项目采用探测云地闪电的回击过程、云闪的电荷中和过程辐射的VLF/LF脉冲到达时间、方位角、相对强度值、极性等参数,实现对云地闪、云闪的三维定位,实时输出闪电发生的时间、经纬度、高度、电流峰值强度、极性、脉冲前沿宽度、脉冲宽度等闪电活动参数,为气象、电力、民航、航空与航天发射场、军队、石油化工、林业等领域与部门提供闪电监测预警服务。 一个三维闪电探测网通常由基线距离大于50公里的4个及4个以上的三维闪电探测站、1个数据处理中心及三维闪电信息显示系统组成。

产品性能:(1)四个以上三维闪电探测站组网后的技术指标为: 闪电回击类型:正云地(+CG)、负云地(-CG)、正云内闪(+IC)、负云内闪(-IC); 3D定位精度:平面位置小于300米(4站网内),高度小于500米(4站网内); 回击探测效率:云地闪回击高于90%(4站网内); 闪电回击强度:相对误差小于10%,极性准确率高于99.9%; 闪电回击时间:优于10-4s; 闪电回击分辨率:小于2ms; 工作方式:自动、连续、实时测量,无人值守; 可靠性:无故障工作时间20000小时。 (2)VLF/LF三维闪电探测仪技术指标 闪电类型:正云地(+CG)、负云地(-CG)、正云内闪(+IC)、负云内闪(-IC); 闪电强度:相对误差< 3%(10~100KA)、相对误差< 10%(<10KA、>100KA); 时间精度:同步精度优于10-7s; 测向精度:经校准后优于±1o; 探测范围:小于600Km; 探测效率:> 5kA以上闪电大于95%(小于600km); 事件处理时间:<1ms (1s钟处理1000次以上脉冲); 电源:市电85~265V,50~60Hz,直流20~30V; 通讯类型:有线网络、GPRS/CDMA网络及卫星通讯; 功耗:<15瓦; 维修时间:<30分钟; 无故障工作时间: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(MTBF)接近30000小时; 环境温度:-40o~50oC (工作温度:-20o~70oC); 相对湿度:0-100%; 盐份:适合于海边位置。

应用行业:电子与信息

产业化前景分析:十二五期间,我国国防、民航、气象、林业、电力、交通及石油石化等部门,针对雷电监测与防护方向规划了系列科研与建设项目,总经费数以亿计。 民航:民航空管局希望组建全国性雷电监测网。目前较多机场准备自己建设预警系统。 气象:国家预算2000万准备升级现有国家闪电监测网为三维闪电监测网,各省市地方政府准备4000万配套资金。 林业:国家林业局将在国家林业比较集中的东北、西南及神农架等地建设覆盖我国主要林区的雷电监测网,预防雷击火,预计投资2000万。 电力:将升级现有全国电力雷电监测网。 交通:通过交通气象保障项目,和气象局合作,建立高铁、高速公路等主要路网,雷电、暴雨、大风、雾等天气现象监测预警网。 石油化工部门:将在我国主要原油卸装码头、油库等场所建立由电场仪组建的雷电预警系统。

应用范围:主要应用于气象、电力、民航、石油化工、林业部门。